近年来,源汇区充分发挥小额信贷杠杆作用,大力推进“户贷户用”规范模式,紧密结合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产业发展意愿和贷款需求,做到精准放贷、应贷尽贷,“小贷款”切实发挥“大作用”,极大激发了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放小额信贷364户,贷款余额1216.59万元,余额户贷率47.17%,超出全省平均值9.98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8。
一、健全四项工作机制,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把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作为推进小额信贷的第一抓手,建立健全四项工作机制,形成区委政府主责、分管领导主抓、领导专班统筹、行业部门主管、乡村具体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无缝衔接的工作推进机制,保证了金融帮扶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组建源汇区金融帮扶工作领导专班,由区政府区长任专班指挥长,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指挥长,区金融服务中心、区乡村振兴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把区、乡两级领导干部纳入工作专班,把各方面的资源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合力推进小额信贷工作的开展。二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健全完善区政府的领导责任、区领导的分管责任、区金融服务中心的牵头协调责任、金融机构的行业主管责任、区纪委监委监察责任、区督查局的督查责任、区直部门的帮扶责任、乡镇办的主体责任、村级具体责任等从区级领导到行业部门、到乡镇、到村、到帮扶干部的12级小额信贷工作责任体系,做到责任清单化、任务明细化,夯实压紧各级责任。三是建立督导推进机制。把小额信贷工作纳入全区重点工作周交办月讲评内容,严格实行“日督导、周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工作机制,每周及时交办工作,安排部署具体任务;每月通报排序,及时总结宣传小额贷款发展产业致富案例,通报落后乡镇;每季度由区金融服务中心联合区督查局、区乡村振兴局成立专项督导组,跟踪督导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并将督查情况列入年终考核结果。同时,区政府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全区小额信贷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统筹推进工作开展。
二、用好三种排查渠道,确保愿贷尽贷无遗漏
为加大小额信贷发放力度,源汇区多方位疏通排查渠道,逐村逐户排查,征询小额信贷意愿,对符合条件的农户上门服务、精准对接,做到愿贷尽贷,切实帮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解决生产经营资金方面的困难,增强创业致富的信心。一是常态化网格排查。按照“镇、村、组、户”四个层级实行网格化管理,乡镇办班子成员兼任乡镇级网格长,包村干部或村支部书记兼任村级网格长,村“两委”干部及监委会成员兼任组网格长,各村按照15到20户为一个单元建立户网格,安排优秀党员、积极分子或党员发展对象担任户网格长,每周不间断入户走访,了解网格内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意愿、贷款需求,及时反馈“村两委”进行核实,切实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二是数据信息筛查。利用全市“区块链+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信息平台和区直各行业部门动态信息通报,通过大数据比对,运用源汇区独创的“三色分类法”,按照年龄、劳动能力、征信情况三大项,筛选出符合贷款条件但尚未使用贷款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联合金融机构主动深入农户了解情况,讲解政策,鼓励其发展。三是群众对标自查。通过持续开展全方位小额信贷政策宣传,让群众了解政策、了解程序、了解标准,通过书面申报、电话申报等方式,主动参与小额信贷申报,区、乡、村三级及时将申报对象的情况进行核实,符合条件的及时按照程序办理贷款手续。
三、抓好三种宣传方式,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
坚持把政策宣传作为有力抓手,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一是广泛宣传发动。采取发放政策明白卡、村广播、村板报书写等方式,向广大农户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小额信贷的申请条件、使用方法、贴息政策等内容,鼓励农户大胆尝试发展自身产业,参与支持产业帮扶项目。二是开展宣传培训。依托全区政策业务培训班,组织帮扶干部、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并由承贷银行牵头成立业务小分队,进村入户向脱贫人口宣传解读小额信贷政策,鼓励脱贫群众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三是创新宣传模式。精心设计制作金融帮扶政策宣传“爱心包”,重点围绕小额信贷“贷给谁、找谁贷、怎么贷、怎么用、怎么贴息、怎么还”等问题,组织人员入户发放“爱心包”。创新开展“金融服务进基层”活动,现场帮助群众了解小额贷款相关政策。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入户张贴金融帮扶政策明白卡2300余套,开展政策业务培训1600人(次),发放爱心包8000个,做到了户户有政策,人人懂政策。
四、把握三个关键环节,严格风险管控零风险
严格执行小额信贷政策,加强贷前调查、贷中审核、贷后监管,加强贷款使用情况跟踪监控,确保资金用途合规、风险可控。一是严格贷前审查。联合银行机构和乡、村两级金融服务人员精准对接、上门服务,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的意愿发展产业特点、生产周期、还款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重点关注使用小额信贷发展产业的有关情况和收益情况,在符合政策、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先行开展贷前审批调查审查、风险评价等程序。二是规范贷中审核。对经过贷前审查的对象,简化贷款程序,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办理手续,做到当日办当日放。三是强化贷后监管。对已贷款的对象加强贷后监督管理、风险预警以及代偿追偿措施,定期组织人员登门入户全面核查资金使用情况,以防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真正用在产业发展、造血增收的“利刃”上。同时,切实做好还贷风险防控,对集中还贷期及时进行预警提醒,对贷款对象还贷能力提前进行分析评估,对蓄意改变资金用途行为督促其整改落实,为贷款安全装上“安全阀”。截至目前,源汇区未出现一例违规使用贷款情况,持续保持零逾期。
下一步,源汇区将进一步落实好小额信贷政策,扎实做好产资精准融合、过程精准监管、风险精准防控,保持小额信贷健康安全发展,不断加快群众致富增收步伐,助力全区产业发展更兴旺、群众生活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