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县区动态

漯河市源汇区:一个村级农业示范园如何实现多方共赢

责任科室:社会扶贫科 来源:漯河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26 17:36 浏览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10月23日,源汇区空冢郭镇王会朝村北侧高效农业示范园的日光温室大棚里,一株株小番茄长势喜人,预计春节前后上市销售。“这些小番茄是‘王会朝1号’。在种植过程中,我们施用发酵大豆饼、芝麻饼等生物肥料,小番茄口感纯正、酸甜可口,畅销武汉、郑州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空冢郭镇政府工作人员徐洪文说。

  作为空冢郭镇产业振兴高效农业示范项目和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带动项目,该园区于2022年年底建成,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328亩,建设高效农业大棚50座、分拣车间1000平方米、移动式保鲜库5座。大棚采用先进的电动棉被升降系统、自动卷帘通风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数字化温度监控系统,高效便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园区推行“政府+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由政府申请专项债券进行建设,村级合作社管理运营并为合作公司推荐大棚种植承包人,管理公司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并按照合同最低保护价收购产品,种植农户直接参与管理。

  为便于统一管理,该园区在分配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政府收益为种植收入的20%,用于偿还债券本息;合作社收益为种植收入的10%,用于增加村集体收入;公司收益为种子、农药、肥料和种植配套服务的收入;农户收益为种植收入的70%。

  今年年初,王会朝村村民王平伟承包了两座番茄大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年产值16万元,除去各项成本,平均净利润为8万元。小番茄成了村里的“致富果”。

  该园区不仅帮助王会朝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周边几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其中,王会朝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带动邵堂村等周边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

  随着王会朝村小番茄产业的发展壮大,该园区带动附近150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种植、采摘、电商运营等岗位月保底收入不低于1500元,务工时间全年可达10个月。“俺今年55岁了,年龄大了,不好找工作,没想到在村里的蔬菜大棚找到一份好工作,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有一份稳定收入。”王会朝村村民王红春笑着对记者说。

  围绕“一带一环一园”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该园区与周边众启桑葚采摘园、一禾农业蓝莓采摘园、火龙果采摘园、草莓采摘园、无花果采摘园等休闲观光农业有机融合,逐步建成集休闲采摘、高效种植于一体的源汇区现代农业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园,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益。(记者 姚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