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漯河市:突出主题重点 强化干部培训 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来源: 漯河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 2022-12-12 17:01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持。

  抓早抓细,高位“重”培。注重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科学谋划安排。一是领导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领域干部培训工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分管领导专题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干部培训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将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干部培训纳入全市重点培训计划。二是部门协同推进。年初,召开全市干部培训专题研讨会,整合组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民政、人社、住建、商务等部门培训资源,坚持统筹安排、部门联动、协同发力,结合部门特点和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三是各级齐抓共管。市、县、乡、村分别根据实际制定各自培训计划,坚持应培尽培,重点培训新调整轮换的乡村振兴领导干部,确保全部轮训一遍,帮助新任干部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完善技能,更好担负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6152人次,其中上半年已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培训计划。

  因人因需,精准“滴”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精准组织培训。一是突出培训重点。结合当前轮换调整后的干部对新老政策掌握不够、业务能力不足,存在本领“恐慌”等情况,及时跟进相关培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内容、过渡期相关政策调整和工作目标任务以及相关经验做法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二是分级分类实施。重点围绕提高思想认识、掌握工作方法、培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五大振兴”、政策衔接、服务指导,围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围绕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培训。三是示范带动引领。邀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奎立来漯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题辅导报告,在漯市地师级领导同志出席,全市共设64个分会场,约2500人收听收看。举办“漯河市乡村振兴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玉米密植高产和大豆提质增效示范培训班”,邀请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大豆栽培专家吴存祥、王克如等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负责人等进行理论授课与实地指导,累计培训2200余人次,成功打造用科技服务“三个转向”助力乡村振兴的“漯河模式”。大力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计划,累计帮助2660名低收入群众持证上岗,帮助他们就业增收。

  用实用活,六学“促”培。创新实施“六学”联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以学促干、学干融合。“带头学”: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坚持以上率先,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列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市乡村振兴大讲堂重点学习内容,各级党委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学理论悟原理。“专题学”: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综合分析研究,细化市县乡村四级培训目标及内容,专题组织开展精细化培训。“示范学”:邀请行业专家、部门领导,结合工作需求、基层需求“按需送教”,确保学有所成见实效。“交流学”:挖掘乡村振兴领域内先进典型、模范代表、“土专家”、“田秀才”,参与课堂教学、实地观摩、课后研讨,交流分享工作经历、实践经验等,通过现身说教答疑解惑、推动工作。“主动学”:编发漯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百问百答》《应知应会》等“口袋书”“便捷卡”,统一为全市驻村干部征订《中国乡村振兴》杂志和《农民日报》,指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进一步明职责、强理论、提能力,线上自学参与率和时长始终保持全省前列。“督促学”:通过会议问询、干部访谈、问题整改、约谈提醒、知识测试等方式,督促各级乡村振兴战线干部找不足、补短板、促落实、抓实效。

  从严从远,机制“助”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狠抓结果,不断探索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一是政策研究。依托市委党校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充分利用党校专业学科优势,加强政策研究、咨政服务、人才培养、经验推广以及合作交流,研究制定《漯河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办法》《漯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验收工作办法》和《漯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考核)标准》,持续为有序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提供政策理论支持。二是人才储备。不断整合市内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研究力量,通过领导“点”、部门“荐”、基层“赞”等方式,重点从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致富能手等群体中梳理筛选,不断充实乡村振兴人才智库。智库成员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参与重点工作谋划和教育培训,为全市乡村振兴献计献策。三是需求调研。围绕年度培训工作要点,坚持需求和效果导向,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调研、征求意见、跟踪问效等形式,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价反馈机制,实时掌握基层需求,适时调整培训计划,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